声影同行共聚鹏城︱我院超声医学科三场学术盛宴开启“超声造影”新视界

稿件来源:超声医学科 发布日期:2022-09-09

8月17日至22日,由广东省临床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超声医学科承办的“超声造影”主题学术活动暨广东省和深圳市继续教育项目在我院连续举办三场。这也是我院两项广东省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所支持的活动。

超声造影技术被誉为超声医学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特别是在超声介入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媲美甚至部分代替增强CT/MR及X线造影等检查项目,因此在临床工作得到越来越多医生的认可,也成为评价一个超声科的学科水平及学科能力的重要内容。

我院超声医学科近年来在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许尔蛟教授带领下,全面开展了经静脉超声造影、经腔道超声造影、口服胃窗超声造影、经淋巴管超声造影等服务,涵盖腹部、妇科、浅表及心脏等,深受患者好评。2021年超声造影检查量进入全省前十名,获得2022年广东省超声造影“好声影”项目优秀项目单位,同时被认定为“广东省超声造影基础培训基地”。

在医院的支持下,超声医学科率先在深圳建立首个独立管理介入超声病房,开启了从辅助科室向临床科室的跨越,床位规模居深圳第一,广东省第二,全面开展包括肝脏、肾脏、甲状腺、乳腺、子宫在内全身实体肿瘤的超声引导下微创消融手术。在为了进一步推动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推广和普及超声造影检查技术,促进学科发展,本次学术活动“三连击”应运而生。

image-20220922162707-2image-20220922162726-3

第一击:“胃肠超声造影培训班”

8月17-19日,首先“上场”的是胃肠超声造影培训班。超声医学科是国内较早开展口服胃窗超声造影检查的单位,并将该项技术逐步在体检中心成为常规体检项目进行开展。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具有无创无痛、简便易行、无辐射、非侵入性等优势,患者接受程度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胃肠疾病筛查手段。目前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已成为我院胃癌早期筛查的特色检查,年的检查量达10000 例以上,处于全省领先地位。通过该非侵入性手段发现了多例胃癌、胃良性肿瘤和胃溃疡等胃肠疾病,为患者的治疗取得先机。此次培训班的举办,从超声理论到上机操作,从影像病理到临床治疗,全面系统的对胃肠疾病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讲解,旨在让学员夯实基础、规范操作,有所收获。

本次培训班由超声医学科副主任袁帆主持,邀请四川省肿瘤医院超声医学中心卢漫主任、我院超声医学科许尔蛟主任、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周旭辉主任、胃肠外科吴晓滨主任、消化内镜中心陈泓磊主任、病理科刘曙光主任、超声医学科关赛楠医生、超声医学科刘华辉医生、超声医学科谭雯医生等共同进行授课。课程包括超声造影概论、胃肠超声的现状与未来、胃肠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胃十二指肠超声标准切面讲解、胃肠超声诊断指南解读、影像检查在胃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胃肿瘤的临床手术指征与方案选择、胃炎性病变的内镜检查、胃炎性病变的病理诊断、超声检查在肠道疾病的应用等,内容丰富,知识涵盖面广,受到学员好评。

image-20220922162835-5

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超声医学科从检查适应证、扫查方法、图像分析、助显剂冲泡方法、检查注意事项等方面建立了一套较为规范化、简便化的胃肠超声检查方法。培训班期间,袁帆主任、陈伟强医生为学员们现场演示了助显剂冲泡、口服胃充盈超声造影、口服及静脉双重超声造影等多项检查的规范操作,演示内容包括正常声像图、常见病例、疑难病例,全方位、多角度的细致讲解让学员们受益颇丰。同时,刘华辉医生也现场演示了空回肠、结肠、阑尾的超声扫查方法与技巧,让学员们对肠道超声有了新的认识。

第二击:“超声造影及介入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及进展”线上学术大会

8月20日,“超声造影及介入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及进展”线上学术大会如期举行。邀请了国内超声领域多位权威专家进行授课,内容精彩,涉及面广,吸引了线上数万名观众“云”参会。

image-20220922162944-6

我院院长沈慧勇教授在致辞中对在线观看的同道表示欢迎,对超声医学科近几年在医教研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希望超声医学科不断创新,传承发展,为推动广东省尤其是深圳市介入超声及超声造影技术的开展贡献力量。

会议开幕式由超声医学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许尔蛟主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田家玮教授重点介绍了心肌造影的临床应用,展示了心肌造影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朱家安教授分享了超声评价腕管综合征与介入治疗的经验;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徐辉雄教授对当下热点研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热消融的证据及争议进行指南及权威文献的解读;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陈亚青教授总结归纳超声造影在前列腺方面的应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谢晓燕教授分别就超声造影在胆道造影、胆道出血、胆道缺血、胆道闭锁、肝门部胆管癌中的应用做了系统的讲解;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罗葆明教授阐述了超声造影对于肝癌术前定性,术中引导、术后评估方面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提高超声介入精准化治疗。

image-20220922163159-7

下午的会议迎来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郑荣琴教授的精彩分享,通过双重对比超声造影对于十二指肠及壶腹部诊断难点及策略做了重点讲解;深圳市人民医院徐金锋教授总分享了多模态融合成像在显示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中的优势;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孙德胜教授通过大量病例展示了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术前评估、术中观测消融范围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佑民教授、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编辑部的李军亮主任就科研标书的撰写与评审、期刊审稿流程与投稿注意事项给与了宝贵的建议。最后,许尔蛟教授介绍了超声造影在肝癌热消融的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中的价值,将与会同仁的热情推向了高潮,通过超声造影、人工胸腹水、超声融合成像、手术规划等辅助技术将高风险部位消融策略作完美演绎。

image-20220922163222-8

本次会议不仅有国内知名超声专家分享浅表、腹部、肌骨、心脏方面超声造影及介入超声的应用,而且还有关于科研标书、论文撰写方面的指导。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深圳市中医院胡萍香教授、深圳市儿童医院夏焙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刘俐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贡雪灏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傅绢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李志艳教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谢晓华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郑剑教授作为大会主持并做了精彩点评,使观众对于相关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为期一天的线上会议内容精彩,大咖云集。此次会议不仅给超声医师们及相关专业医务人员搭建了经验分享与学术交流的平台,同时带来了超声造影及介入超声的新技术、新发展、新理念。本次会议通过多器官、多系统、多模态展示了超声造影的魅力。超声造影贯穿超声介入术前诊断、术中引导、术后疗效评估,为医疗安全与医疗疗效保驾护航。

第三击:“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8月21-22日,“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的临床应用及进展”学习班如期举行。本次学习班由傅绢主任主持,通过理论授课、实践观摩、答疑解惑等多种形式,为学员深入讲解妇科造影的基础知识及实践应用。学习班讲课内容丰富,涉及妇科疾病超声造影、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的规范化检查、临床应用、及常见问题等大量精彩内容,并在本期首次增加了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微波消融的应用。

image-20220922163334-9

课程内容丰富,超声医学科许尔蛟教授、傅绢主任以及麻醉科主任任从才、妇科主任刘小乐、生殖免疫科主任肖青,从超声到妇科、到生殖免疫科、到麻醉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尤其是输卵管不孕的相关手术问题、无痛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和宫腔疾病及宫腔手术治疗等内容,丰富的理论讲解、生动的病例让大家获益匪浅。

image-20220922163530-10

培训班还邀请了超声医学科宋长琳副主任护师、万锦秀副主任护师、陈晓敏医师、关赛楠医师、黄婉玲医师等以规范、专业、交流、引导为主题,分享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的临床应用。

image-20220922163549-11

在实践操作方面,黄婉玲医师为学员们现场演示了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宫腔造影,盆腔水造影等规范操作,紧扣环节,一一讲解,理论联系实践,针对困难病患传授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技巧。关赛楠医师为大家现场演示了多种妇科疾病经静脉造影的诊疗流程及思路,丰富多样的病例为学员们提供了大量近距离观摩机会。

2022年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超声学术系列活动在与会同仁的共同参与下,圆满落下帷幕,呈现了一场充实而精彩的饕餮盛宴,搭建了超声同仁彼此交流、深入学习的平台。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超声医学科、介入超声科继续张开热情的怀抱,携手各位专家及超声同仁,为推动大湾区超声造影、介入超声的发展贡献力量。接下来,还将举办肿瘤消融学习班,分享我院在肿瘤消融的经验,期待届时能与对肿瘤消融感兴趣的同行再次相聚深圳。

 

超声医学科 谭雯、刘颖、黄婉玲、关赛楠/文

超声医学科 谭雯、张小丹、夏青青、李明明/图